米乐M6(中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米乐·官方网站

台岛内军火商刚要大干一场大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8家台企傻眼-米乐M6(中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
0769-22105334
当前位置: 首页 > 米乐动态 > 公司新闻

台岛内军火商刚要大干一场大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8家台企傻眼

2025-07-16 07:28:55 小编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台岛内军火商刚要大干一场大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8家台企傻眼

  大约三年前的2022年8月,台湾当局批准了一项金额高达2370亿新台币的“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预算案”。该计划设定了五年期限,至2026年完成,目标是采购多种反舰、防空及远程打击武器装备,以期提升所谓的“不对称战力”。此举旨在通过装备升级,增强台军的防御与进攻能力。

  为应对外购武器可能受阻的风险,台湾当局与岛内的防务企业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多项拨款合同,试图实现军事装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然无论是研发还是扩大生产规模,均非短时间内可达成的目标。待到2025年,即所谓的“战力提升”关键期临近之际,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对8家台湾地区相关实体的出口管制名单,其中多家是为台军制造武器装备的关键企业和科研机构。

  显然,商务部此次制裁直击核心,给台军造成了沉重打击。尽管自行研发与制造导弹等武器装备不会完全夭折,但产量和质量势必受到明显影响,难以维持预期水平。

  根据商务部公告,这8家受限的台湾地区实体包括中山科学研究院、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攻卫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明确指出,这些实体因涉嫌蓄意配合“台独”分裂势力“以武谋独”,自公告发布日起,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所有相关出口活动应立即终止。

  中山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9年,隶属于台湾军备局,是台湾最重要的军工单位。该院早年曾主导核武器研发计划,后因美国强力干预而转向常规武器研发。目前,中山科研院以导弹技术为核心,涵盖“天弓”系列防空导弹、“天剑”系列空对空及空对地导弹、“雄风”系列反舰导弹、“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以及多种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多种装备。台军近半战斗力依赖其产出,故对其制裁尤为关键。

  汉翔航空专注飞行器研发,负责台军IDF“经国”号战斗机及“勇鹰”高级教练机的维护,同时参与美制F-16A/B及F-16V战机的升级和维护,且涉足无人机项目研发。经纬航太则专注无人机领域,旗下产品如“锐鸢”“腾云”等,在2024年3月嘉义举办的“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展中,公开展示了搭载轻型导弹执行空中打击任务的无人机。

  仲硕科技基于美国“弹簧刀”无人机,开发了“飞鱼”自杀式无人机,并参与其他台军无人机项目。国际造船负责建造台海军多艘舰艇,包括吨位最大的两栖船坞运输舰玉山舰、后勤支援舰磐石舰、成功级护卫舰及刚下水的“海鲲”号潜艇。中信造船为台“海巡署”打造了宜兰舰和高雄舰等5000吨级巡逻舰,并于去年11月开始建造防空型轻型护卫舰。规模较小的龙德造船是沱江级导弹艇制造商,也与中山科研院合作开发“海龙”无人潜航器。攻卫股份则生产防弹衣、战术手套等单兵装备,曾因使用大陆生产的防弹纤维冒充“台产”被台军处罚。

  商务部选择在2025年年中发布这一制裁名单,其目的犹如釜底抽薪,既从研发工程角度也从生产扩产角度打击台湾军工。以中山科研院的导弹项目为例,2021年底即启动多个增产计划,包括2022年完工的“大型发动机能筹案”、“产能提升案”及“导弹增产厂房及设备”,获拨款70亿新台币,但疫情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多项进度延迟。

  尽管如此,台湾当局仍计划2025年大幅提高多种导弹产量,如“雄风3”年产从30枚增至70枚,“天剑2”从40枚提升到150枚,“天弓3”由48枚增至96枚,“雄风2E”增程型与“雄风2”共享生产线枚,“万剑”空射巡航导弹产量从18枚增至50枚。

  导弹制造工艺极为复杂,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包括高精度设备、无尘车间及专门测试设施等。新建厂房至少需2至3年才能达到初步生产规模。2022至2024年被视作建设、调试及试产阶段,计划2025年实现稳定批量生产。中山科研院于2024年6月在桃园和台中竣工“导弹增产厂房”,预备今年启动“雄风3”“天弓3”等弹药增产,但随即遭遇制裁。

  几乎可以断定,此次制裁正是在这些台湾实体完成产能扩展准备后,立即加以限制,令其既难以放弃已投入的巨额资源,也无法在短期内寻找替代供货渠道。

  例如汉翔航空30%的航空用铝合金依赖大陆供应,龙德造船15%至20%的特种钢材亦来自大陆,同时钨合金、民用芯片、惯导系统、数控机床、精密测量仪器及传感器等设备与零部件同样依赖大陆厂商。

  这一制裁不仅严重冲击台湾军工实体,也让期待使用各类先进弹药的台军雪上加霜。毕竟美制装备虽好,但导弹等消耗品终归有限,唯有实现自产才算根本保障。因此商务部的措施极有可能粉碎台军“自给自足”的美梦。

  若无此制裁,局势是否有所不同?若真如此,问题焦点将由工程制造转向军事战略。

  台湾当局所计划增产的弹药依旧属于常规精确打击武器,威胁不容小觑。以“雄风3”增程型为例,射程约400公里,“雄风2E”可达1200公里,若台军率先开火,或有一定概率通过饱和攻击获得先发优势。

  但台海矛盾已远超单靠武器所能左右。两岸长期对峙,台军装备与战力对解放军基本透明,单凭这些装备难以突破防线,也难形成实质规模的威慑效应。即使武器数量增加,也难改台海最终局势。更何况在制裁措及时的情况下,台湾当局的努力无非是垂死挣扎而已。

联系专业的商务顾问,制定方案,专业设计,一对一咨询及其报价详情
服务热线服务热线 0769-22105334
免费互联网咨询服务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769-2210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