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9点左右,基辅市中心南部的格洛西伊夫区,一声枪响打破了宁静。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的上校伊万·沃罗尼奇刚走到自己车旁,突然间,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的枪手从旁边绿化带的阴影里猛然窜出,距离近得令人惊恐,只有三米!枪手毫不犹豫地米乐m6官网举枪连开五发,前三枪准确命中沃罗尼奇的心脏、脖子和脑袋,接下来的两枪则是确保他彻底死亡的“补枪”。整个过程简直是在眨眼之间完成,整个行动持续时间仅为7秒钟!枪手迅速将手中的武器塞进垃圾袋,然后如同无事发生一样融入人群,消失无踪。他精心设计了一条逃脱路线,步行途中换乘了三次地铁,并避开了所有摄像头,巧妙地逃脱了追踪。尽管沃罗尼奇当场死亡,事后所有的线索却都指向了俄罗斯的情报部门,也就是今天的“克格勃继承者”。
为什么这么确定是俄罗斯的做法呢?首先,凶手使用的子弹不同寻常,居然是特制的9毫米穿甲弹,这种弹头能够轻松穿透防弹衣,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特种部队常用的装备极为相似。其次,枪支上还装有俄制专用消音器,开枪时几乎没有声音,接近于日常交谈的音量。更令人为难的是,杀手竟然成功躲过了事发地点周围三重安检和人脸识别系统的监控,完全没有留下痕迹,仿佛有人在内部提供了情报。这种“迷宫式撤离法”更是俄罗斯特工在叙利亚期间常用的手段。而且,事发前的三天,俄军刚刚对基辅进行了大规模的无人机空袭,成功破坏了乌克兰安全局的电子监控,制造了最佳的时机和条件,为此次暗杀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沃罗尼奇上校并非普通人物,他是乌克兰近三年来与俄罗斯在情报战中争锋的核心人物之一,被誉为绝对的王牌特工。他最著名的成就便是主导了“蛛网行动”,利用无人机摧毁了俄罗斯西部军区近一半的战略轰炸机和侦察机,让俄军损失惨重。此外,今年1月,他还策划了暗杀俄罗斯陆军中将基里洛夫的行动,直接在人家专车底下安放炸弹,手法可谓狠辣。他甚至在俄罗斯的军工领域构建了庞大的情报网络,仅去年一年,他便策反了37名俄方技术人员,导致俄罗斯引以为傲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丧失多枚。沃罗尼奇与英国军情六处(MI6)有着深厚的关系,正是在英国提供的信号情报支持下,乌克兰才能破解部分俄军的加密通讯。如此关键的人物,最终被击杀,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此次暗杀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谋杀,它标志着俄乌之间的“影子战争”全面升级。俄罗斯这次的举动,明显是为了“收账”,毕竟沃罗尼奇这些年来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炸毁飞机和暗杀中将这两件事上,俄罗斯早已蓄势待发,准备报复。俄罗斯甚至动用了高科技手段,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专门分析乌克兰情报人员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痕迹,建立了一个包括12万人的目标数据库。沃罗尼奇便是这个系统运行一年半后,被精准“清除”的第一个目标。
这一事件也标志着俄罗斯情报行动风格的转变:不再单纯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实施精准且致命的定点清除。此举仿佛让当年“克格勃”的冷酷手段重现。沃罗尼奇的死亡迅速在乌克兰情报部门内引发了剧烈反应。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立刻下令,对所有在国外的情报人员进行测谎审查,预计将有超过200名关键特工被调离岗位。乌克兰的情报网络将因此遭遇严重的破坏,甚至可能陷入瘫痪状态。更为恐怖的是,这次袭击所带来的心理冲击:一个顶级情报官员竟然在首都的核心区域、离安全局总部仅4公里的地方被轻松击杀,这无疑让乌克兰的其他特工倍感恐惧,情报传递的效率或许会大幅下降,内部的不信任和猜疑也可能加剧。
俄罗斯方面已经放出风声,称其特种部队计划在沃罗尼奇7月15日的葬礼上发动“教堂行动”,这无疑加剧了乌克兰的心理压力。这次暗杀事件无疑撕开了俄乌之间“影子战争”最后的面纱。如今,双方都已经培养起专业的暗杀队伍,乌克兰拥有200名配备特殊毒药的专业杀手,俄罗斯的特种部队也在加紧扩编。这场情报战已经不再局限于军方,许多“误炸”事件中,37%都是平民目标,且其中一半与情报行动息息相关。沃罗尼奇的死犹如一声警钟,昭示着俄乌这场秘密战争已进入一个更加血腥、更加残酷的新阶段。而俄罗斯的“收账”模式,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