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部署要求,深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5年暑假期间,西宁市检察机关联动团市委、市妇联等多家单位,创新开展覆盖全市各区(县)405名青少年的法治夏令营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多元化实践”模式,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生态保护、国防教育、文化传承,有效提升少年儿童法治素养与综合能力,助力营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法治友好环境。
市检察院依托“紫丁香”未检品牌联合市委政法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司法局、市法院等11家单位,共同打造“与法相伴 护航青春”暨“绿色小卫士”双主题研学体系:法治实践体验。围绕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要点、社会热点及关切案例设计内容,组织100名青少年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交规实景学习、监所案例剖析,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行为准则。生态理念培育。在湟中劳动基地、海晏沙区、新华联海洋世界开展耕作、植树、探秘自然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知行合一中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协同培育法治精神与绿色生态理念。文化根脉浸润。深入藏式唐卡工坊、土族盘绣展示区,通过文化打卡、共跳锅庄、换装体验等活动,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区县检察院立足优势开展“一院一品”特色活动,提升儿童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城中区依托“向阳花开”品牌开办“俭约盛夏 向阳花开”首届未成年人法治夏令营。营员们在刑警大队零距离接触DNA技术、穿戴防弹装备,穿戴防弹装备,公安教官传授防身术并开闸“小特警”实战演练;在自然资源博物馆通过雪豹彩塑制作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内涵。城北区依托“北检护蕾”品牌开办“法爱伴夏 不惧前行”夏令营,紧扣新修订的《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互动问答解析校园欺凌、网络防护等热点问题;同步开展本土植物标本制作,实现法治与自然“双启蒙”。湟源县依托“丹城未检”品牌开办“护航成行 法治童行”夏令营,融合法治与文化,通过模拟法庭体验司法威严,在皮绣制作、明清老街探访中滋养文化自信,在海洋馆和游乐园探秘之旅中领悟规则意识与协作精神。
创新运用多元化手段,让法治教育更生动、更入心。湟中区依托“荷华未检”品牌开办“检亮童心 荷启新程”法治戏剧夏令营,引入上海戏剧院专业编导,将真实案例改编为情景剧,引导孩子解构“情绪—冲动—行为—后果”连锁链;心理专家“法律边界”意识融入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训练,构建检察官、戏剧导师、心理专家“三师联动”的立体防护网。大通县依托“花开北川”品牌开办“与法相伴 未爱童行”第三届法治夏令营,设计四日法治“成长闯关”,探秘检察院未检工作室、公安办案中心感知程序正义;军事训练、枪械拼装强化规则规则;自然资源博物馆探索生态法治关联、冰上运动体悟规则与自由平衡;法治剧本杀、扎染手作等创意活动让法律知识可触可感。城西区依托“晨曦未检”品牌联合城西团区委、城西区教育局等9家单位组织101名营员开展七彩法治夏令营,在军事训练中磨砺意志、增强国防意识和拥军情怀;在原子城纪念馆感悟“两弹一星”精神;通过普氏原羚基地、祁连山徒步深化生态责任认知;法官、检察官联合宣讲提升自护能力;邀请40余名家长开办家长课堂,共同破解网络沉迷教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