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里,越来越多的中国同胞成为了武装分子的“高价猎物”,绑架勒索的行为已成为他们的“生意模式”,赎金高得惊人,最高可达300万美金!在这一背景下,生命安全正面临巨大的威胁,当地中资企业甚至收到了明确要求撤离的通知。面对这一危机,专家直言“如果不撤离就等死”绝非空口说白话,许多中国人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已经处于生死边缘,国家应如何迅速介入,企业和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步步紧逼的威胁呢?
2025年5月12日凌晨3点,徐先生正躺在马里南部某矿区的宿舍中,突然被一阵猛烈的枪声惊醒。透过窗户,他看到数十名蒙面武装分子正携带AK-47步枪向矿区岗哨发起攻击,火光四射,紧接着,两辆皮卡车突破了铁丝网,径直冲向工人宿舍区。“他们就像狼群一样,专门选中国人住的地方发动袭击。”徐先生回忆道。绑匪抓走了两名同事,头目用生硬的英语喊出一份恐吓的勒索要求:“300万美元,三天内交钱,否则就撕票!”
这并非个别事件。自5月以来,马里首都巴马科以外的多个地区针对中国企业的袭击不断升级,简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发生。7月1日,卡伊区的一座水泥厂被近百名武装分子纵火,其中一名中国工程师被绑架。7月23日,布古尼锂矿遭袭,5名工人被困在烈火中的工棚里失踪;8月1日,多加布古糖厂被极端组织JNIM摧毁,6名中国员工至今下落不明。
这些袭击行为显得极为专业且冷酷无情——绑匪不仅会切断矿区的通讯系统,还会破坏监控设备,甚至利用无人机侦察矿区的撤离路线。更令人窒息的是,赎金支付的问题让许多家庭陷入了难以承受的困境。徐先生透露,绑匪要求通过比特币支付,每次交易地点随机变化,支付过程极其复杂。有一个企业老板已经凑齐了赎金,但被要求在沙漠中徒步三天才能交钱,最后钱交了,人却没有被释放。“这是一个死循环,交了钱也未必能救人。”徐先生叹息道。
这些绑架事件的背后,正是马里长期以来的动荡所带来的安全漏洞。自2012年北部图阿雷格人叛乱以来,马里已经深陷长达13年的动荡局势。经过两次军事政变,马里军政府虽然赶走了法国驻军,但却未能有效恢复对全国的控制。首都巴马科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完全沦为极端组织JNIM的控制区,这一组织不仅支持伊斯兰教法,还通过黄金走私获得资金,并用AK-47步枪和RPG火箭筒武装自己的部队。
随着战术的进化,JNIM的袭击不再仅仅局限于绑架,更多的是进行系统性的经济破坏——从摧毁矿场、破坏交通线到彻底瘫痪马里的经济命脉。马里作为非洲第四大黄金生产国,其出口收入80%依赖黄金。然而,矿工们的日常收入却少得可怜,甚至不足2美元。极端组织通过煽动贫困青年加入武装队伍,从中收取资金,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定性。“我曾看到有当地少年拿着比身高还长的步枪巡逻,他们的眼神空洞,只知道跟着头目喊口号。”徐先生说。
对于在马里打拼的中国企业来说,矿业投资早已成为“刀尖上的生意”。例如,赣锋锂业的Goulamina锂矿年产量高达50.6万吨,占全球锂精矿供应的3%,但矿区周围却布满了自制地雷。海南矿业的布古尼锂矿为了保护运输车辆,每辆卡车都配备了武装护卫,司机还必须接受反伏击驾驶训练。然而,即便如此,2024年依然有12家中资矿企遭遇了武装抢劫。
中企在马里的安全成本愈发沉重,一些公司每月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雇佣当地武装卫队,但这些武装人员中有时与绑匪之间存在暗中勾结。“有一次,守卫队长带着手下消失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拿到了绑匪的黄金。”一位金矿负责人透露。更让人头疼的是,马里政府于2023年颁布的新《采矿法》要求政府必须持有矿业项目35%的股份,这一政策对本就陷入困境的中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地基层工人的处境更加严峻。在库里克罗矿区,中国工人被禁止单独外出,宿舍的窗户都加装了防弹玻璃,夜晚更是实行宵禁。一位厨师回忆:“有一次,我偷偷出去买蔬菜,结果回来时,营地被袭击,三个同事受了重伤。”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中,许多工人甚至开始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人用刀片在手臂上刻下“活着回家”的字样,试图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生存希望。
面对愈发严峻的局势,中国驻马里使馆在2025年8月2日发布了“最强撤离令”,要求所有采金企业在72小时内停产撤离。此命令的发布背后,意味着中国使馆已掌握了关于极端组织JNIM计划将200多名中国人列入绑架目标的情报。在使馆的紧急指引下,徐先生所在的矿区组织了一支由17辆改装装甲车组成的车队,车队装备了重机枪和医疗急救包。尽管在沙漠中遭遇了三次伏击,其中一次火箭弹擦着车头爆炸,最终,这支车队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应急反应,成功穿越了400公里的无人区,将127名同胞安全送抵巴马科。
但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幸运。7月23日遭袭的布古尼锂矿,5名被绑架工人的家属至今未收到任何消息,他们每天都在使馆门口聚集,举着亲人的照片,恳求着:“哪怕告诉我们一个消息也好!”这种无尽的绝望在华人社区蔓延开来,巴马科的中餐馆老板感慨道:“现在,大家都不敢在公开场合说中文,怕被盯上。”
这场危机促使中国企业重新审视海外安全策略。一些矿业集团开始与以色列安防公司合作,在矿区安装无人机巡逻系统和地下震动传感器;华为为巴马科的中资企业搭建了加密通讯系统,以便在遇袭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数字赎金追踪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赎金的流向,已经帮助马里警方破获了两起绑架案件。
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也在逐渐取得成效。2025年7月,中国向马里提供了36辆CS/VP14防地雷反伏击车,并派遣军事顾问团为马里军队提供培训。此外,外交部还启动了“海外公民紧急救助基金”,为被绑架者的家属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这些努力初见成效,自8月以来,针对中资企业的袭击频率下降了40%。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需要马里的政治稳定。专家指出,马里所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武器,而是经济的重建。中国正在推动“矿业换基建”计划,通过锂矿投资换取公路、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塞古糖厂,中马合作建设的职业培训中心已经培养出200名本地技术工人,一位当地青年穆萨说:“在这里工作,比当武装分子更有尊严。”
当徐先生最终登上回国的飞机时,他透过舷窗望着马里的星空,耳边依然回响着绑匪头目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