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导弹对俄军指挥部发动袭击并造成重大打击,其中被击毙的人员里,职位最高者竟是普京曾亲自提拔的俄海军副司令。
当地时间 7 月 3 日,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时阵亡,年仅43岁。
库尔斯克州与乌接壤,是俄乌冲突前沿,战略地位重要。2025年初以来,双方再次激烈争夺。俄军2月曾宣布收复部分领土,但乌军用袭扰战术削弱俄军防御,形成拉锯战。此次古德科夫所在的位于科列涅沃的俄海军陆战队某战地指挥部遭袭,或为乌军精心策划的针对俄军前线指挥节点的行动。
古德科夫是传奇军官,1983 年生,毕业于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指挥学校,军事理论扎实。俄乌冲突中,他指挥的俄太平洋舰队第 155 独立近卫海步旅作为主力专打硬仗,参与攻打基辅及顿涅茨克州多地,虽多次重创、至少重建八次,但凭战绩获“近卫”称号,他获米乐股份有限公司“金星”勋章。就在三个月前,古德科夫刚被普京任命为海军副司令,同时兼任俄罗斯海军步兵部队的指挥官。
这位备受瞩目的将领上任三月余便阵亡。报道称乌军或通过无线电侦察获指挥部位置,用“海马斯”等武器攻击,至少4枚导弹命中指挥所,古德科夫及多名军官遇难。截至目前,乌方未宣称负责,但指出其犯有战争罪行。俄乌多非官方军事频道称乌军精准打击库尔斯克指挥所致其死亡。俄民众在海参崴155旅驻地古德科夫肖像旁献花悼念。
需格外留意,古德科夫被乌军精准“斩首”的时间节点极为敏感,恰逢俄军谋划在库尔斯克 - 苏梅方向发起大规模攻势的前夕。西方情报表明,俄军已在距离苏梅20公里处集结了5万兵力,这一数量是该地区乌军人数的三倍有余。
古德科夫所在的后方指挥所,极有可能在此次攻势中扮演着核心指挥中枢的关键角色。按常理推断,如此重要的地点本应隐蔽得密不透风,特别是在大战即将爆发的紧要关头,保密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点差池。
乌情报能力3年突飞猛进,北约或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这种“内鬼+外援”模式使俄军指挥部在本土也难逃被精准锁定。
然而,古德科夫却遭遇了乌军的“精准斩首”行动,这一事件再度激起俄罗斯舆论对俄军情报与安全工作的质疑浪潮。
俄媒作出推测,乌军或许借助了北约所提供的卫星数据,同时结合潜伏间谍给出的实时定位信息,才达成了如此精准的打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乌军采用的这种“定点清除”战术,与之前伊朗高级军官遭遇袭击的情况极为相似。
回顾上个月爆发的伊以冲突,当时有60多名伊方高级将领以及重要人物遭到斩首、暗杀。而如今,俄军将领在本土边境又遭乌军导弹袭击,被“一锅端”。这两起事件都凸显出高级指挥官在战场前线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漏洞。
同一天,俄罗斯本土又一次成功挫败一起炸弹暗杀阴谋。据环球网报道,一名女子为谋取欧盟公民身份,竟主动为乌方充当爪牙,在俄罗斯国防企业员工所驾车辆的底部暗中安装炸弹,最终在圣彼得堡被俄联邦安全局一举抓获。
从圣彼得堡女间谍落网、库尔斯克指挥部位置被锁定可见,乌情报部门在俄境内外渗透,俄军驻地或存间谍活动。去年12月17日,俄核生化防护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及其助手在莫斯科遇袭身亡,乌国家安全局“认领”,刺客远程引爆车上炸弹;今年4月25日,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中将在莫斯科遇刺,乌宣布负责,刺客远程引爆装满弹片的简易爆炸装置将其炸死。
后续,安全局抓捕一名刺客,其于2023年4月被乌方招募,报酬18000美元。过去半年多,俄军两名中将、一名少将殒命于俄本土,暗杀频率与冲突初期相近。一个月前,乌特工发起“蛛网”行动,超100架无人机在俄境内升空,摧毁多架战略轰炸机和预警机。
俄乌冲突三年,乌对俄渗透不断,克里姆林宫难知境内乌特工及同情者数量。普京若坚持战争,将面临残酷现实:战火已蔓延至俄境内,本土及莫斯科中心区域未必安全。
接下来的俄乌战场可能进入“情报决胜”阶段。乌军尝到“斩首”甜头后,大概率会继续利用西方情报支持,对俄军前线指挥部、后勤枢纽实施精准打击;而俄军为报复,可能加大对乌政府机构、军火库的导弹袭击。
更危险的是,双方情报部门可能米乐股份有限公司将暗杀目标扩展到高层,这种“超限战”一旦触发,将彻底突破战争伦理的底线。对俄罗斯而言,当高级将领在本土指挥部都无法保障安全,意味着传统的战线后方概念已失效,必须重构战场情报防御体系。
本以为胜利的天平正不断向俄倾斜,但如今看来,不到最后一刻恐怕真无法确定谁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