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战场上局势复杂,双方轮番交手,出奇制胜的战术层出不穷。2025年7月2日,乌克兰军队发射了一枚精准导弹,瞬间摧毁了俄罗斯一处重要的指挥部,炸得四分五裂。这次袭击不仅摧毁了设施,更让多位俄军高级军官丧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海军副司令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的陨落。
米哈伊尔·古德科夫是普京亲自提拔的高层将领,背景深厚,战功赫赫,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斩首行动”中丧命,令整个俄罗斯军方震动。
古德科夫生于1983年1月11日,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新西伯利亚市。这个地方素以工业发达、军事氛围浓厚著称,也培养了许多坚韧的战士。虽然他的家庭背景普通,但从小便对军事和纪律产生了浓厚兴趣。2000年,年仅17岁的古德科夫便参军,正式踏上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早期的军旅生涯中,古德科夫曾在车臣战场上历练自己。当时正值俄罗斯进行第二次车臣战争,复杂的山地与城市作战环境要求士兵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与决断力。古德科夫从空降排长做起,负责带领队伍执行侦察和突袭任务。根据俄方的记录,在2004年的一次夜间任务中,他成功摧毁了一个武装分子的据点,凭借冷静与果断获得了首枚嘉奖。此后,古德科夫逐渐崭露头角,从排长一路升至突击营营长,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后来,古德科夫前往俄罗斯诸兵种合成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的战略规划与联合兵种作战培训。这所学院培养了许多俄军高级将领,课程内容包含了复杂的战术和战略知识,帮助古德科夫在军官生涯中走得更远。学成归来后,古德科夫调入太平洋舰队的第155独立海军步兵旅担任副旅长。该旅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海军陆战队的精英部队,专门执行高风险的特殊任务。
2015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古德科夫带领第155旅赶赴前线,在霍姆斯和阿勒颇等地作战,负责守卫补给线及执行突袭任务。这段时间的战斗让他对非对称战争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8年,古德科夫升任第155旅旅长,带领部队进行两栖作战训练,使得该旅的战斗力在太平洋舰队中名列前茅。2019年,他所在的部队在一次联合演习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国防部的表彰,也使得古德科夫的名字开始在俄罗斯军方高层中广为传颂。
俄乌冲突爆发后,第155旅被派往乌克兰前线,古德科夫亲自指挥部队在基辅周边展开战斗,随后又转战马里乌波尔,围攻亚速钢铁厂。特别是在阿夫迪伊夫卡的战斗中,古德科夫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2024年,他晋升为海军少将,成为俄军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
2025年3月28日,普京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宣布任命古德科夫为海军副司令,负责海军步兵和岸防部队的指挥。这个任命无疑是对古德科夫过往战功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普京对他的高度信任。
然而,古德科夫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也并非没有争议。乌克兰方面曾指责他指挥的部队在战斗中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并涉及战俘虐待问题,虽然这些指控未得到国际法庭的正式确认,但他的名声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5年7月2日,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小镇科列涅沃发射了一枚“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系统的精确导弹,直接摧毁了俄军指挥部。科列涅沃距离乌克兰苏梅地区仅30公里,地理位置位于前线敏感区域。俄军原本打算在此筹划一次大规模攻势,集结了约5万兵力,准备从库尔斯克向苏梅发起进攻。当天,古德科夫正在指挥部与数位军官一起商讨作战计划。
然而,这次袭击来得极为突然。乌克兰军队的导弹精准命中,瞬间将整栋指挥部建筑炸成废墟,古德科夫和在场的所有军官当场身亡,指挥体系瞬间陷入瘫痪。
俄罗斯军事部门事后确认,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斩首”行动。乌克兰军队使用了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系统,这种火箭系统具有远程打击能力,射程可达70多公里,精度极高,非常适合这种点对点打击的战术。俄方分析认为,这次袭击能够如此精确,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俄军通信未加密,乌克兰通过无线电侦察获取了信号;二是乌军可能利用无人机监控,提前掌握了指挥部的精确位置;三是内部存在泄密,甚至可能有乌克兰特工渗透到俄军内部。
西方的情报支持也是乌克兰成功实施此次打击的关键。美国和北约的情报网络一直在为乌克兰提供信息,使得这次攻击的精确度远远超出了乌克兰本身的能力范围。
袭击发生后,俄军前线部队一片混乱,原本计划中的大规模攻势在失去指挥后彻底崩溃,整个战役计划宣告失败。前线士气受到严重打击,部分部队出现了混乱。
俄罗斯国防部在7月3日发布讣告,宣布古德科夫在库尔斯克作战任务中牺牲。滨海边疆区州长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悼文,称他是一位“忠诚的军官”。然而,再多的悼词也无法掩盖这次失利带来的深刻影响。
古德科夫的死亡,令俄罗斯军方高层深感震动。这不仅仅是一个高级将领的丧失,更揭示了俄军指挥体系的脆弱性。库尔斯克如此靠近前线,指挥部却依旧设在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安全措施显然不到位。而俄军通信技术的落后,也使得他们的指挥系统屡次成为乌克兰精准打击的目标。
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为什么俄军不将指挥部设置得更远一些,或者加强反侦察能力?事实上,自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高级将领的阵亡并不鲜见。像核生化防护部队司令基里洛夫就曾在莫斯科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而乌克兰安全局宣称对此负责。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也在一次爆炸中丧命,袭击者被认为是乌方招募的刺客。这些事件说明,乌克兰在情报渗透与精准打击方面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甚至连俄罗斯本土也难以保证安全。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次袭击可谓是一次成功的战术性胜利。借助“海马斯”系统和西方情报支持,他们成功挫败了俄罗斯的进攻计划,打乱了俄军的脚步。但从整体来看,乌克兰的战局依然艰难。俄军在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地区的优势依然明显,火力对比悬殊,乌克兰的炮弹储备甚至一度只有俄军的十分之一。前线士兵普遍疲惫,士气低落,逃兵现象严重。此外,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也时常拖延。比如美国的610亿美元援助法案,直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