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应急医学救援领域“缺装备”“缺技术”“缺管理”三大科学技术难题,系统凝练科研方向,构建了覆盖“装备创新、技术突破、管理优化”的三大研究中心,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攻关体系。学院现拥有医学救援关键技术装备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灾难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职业健康应急救援指导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并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为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支撑。
依托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与卫生应急学院天开园转化基地,学院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落地应用,推动应急医学救援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和决策科学化,助力国家卫生应急能力提升。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医教研救转”协同创新,以科技赋能应急医学救援体系,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从猝死患者预警、现场或急诊的快速救治、院内治疗三个环节,全方位挽救猝死患者生命。
地震/挤压伤开展针对特大灾害事故瞬间产生批量危重症伤员快速动态伤情评估、灾害事故现场挤压伤/挤压综合征快速诊断与救治新技术装备的研发,构建未来灾害事故现场快速智能检伤、数据实时交互和远程救治指导、资源优化调度等多学科一体化综合高效救援技术装备体系;针对火灾爆炸事故现场问题,构建伤情信息可视化、诊断装备智能化、救治设备便携化、仿真训练数字化的“探、转、诊、治、训”成体系、实用化、轻量化专业医学救援装备。
聚焦围绕平时急救(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ARDS、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灾时救援(围绕地震/挤压综合征、火爆毒/复合伤、传染病防治等)、战时救护(战创伤救治——出血、爆震伤、挤压综合征、生物安全防护等)展开医学关键技术研究。
(2)针对灾害应急态,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机制,开展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医疫病防治的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
2022年12月,天津大学与应急总医院、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医学救援关键技术装备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及评审,纳入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序列和创建序列,2024年实验室正式开始运行。实验室主要开展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处置中医学救援相关的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高新技术转化应用,研究方向包括灾害事故关键技术装备需求论证研究、救援移动医院平台研究、急救与生命支持装备研发、严重创伤止血与重要脏器保护装备研究、火爆毒复合伤救治技术装备研究、矿山救护技术装备研究。
2018年,学院获批天津市灾难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各类灾难事件所面临的医学问题开展研究,成为承担灾难医学领域重大科研任务的创新基地,切实解决应急救援实际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灾难事件所致伤残率和死亡率。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挤压综合征的分期分级及早期救治研究、火爆毒复合伤救治研究、创伤止血与重要脏器保护研究、灾难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学院智库平台是依托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的学术优势与实践资源,致力于服务国家与地方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专业化高端智库。自2019年入选CTTI来源智库以来,学院始终立足应急医学学科特色,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灾害救援与医学融合创新等领域,通过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推动学科发展与应急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