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2026上海应急展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局)联合主办,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协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应急领域综合展会之一。
2026上海应急展以“大安全 大应急”为主题,聚焦科技赋能应急管理,汇聚全球前沿技术、装备与解决方案,为灾害应对提供从预防到救援的全链条思路。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还是公共卫生事件,这里都将成为探索安全未来的重要窗口。
走进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应急防灾减灾板块,这里集中展示了灾害预警与风险防控的“智慧大脑”。基于北斗卫星的实时监测系统可精准预测台风路径、地震活动甚至山体滑坡,结合AI算法动态评估风险等级;5G通信技术则让灾害信息秒级传递,为决策争取黄金时间。更引人注目的是城市生命线监测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追踪交通、能源管网等关键设施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隐患并启动应急预案。这些技术不仅服务于长三角,更为全国城市安全提供了“未雨绸缪”的范本。
如果说防灾是“治未病”,那么综合救援装备展区就是灾害现场的“硬核武器库”。这里既有应对高层火灾的“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作业高度突破300米,喷射流量达500L/min;也有能深入水下6000米的智能机器人,在复杂水域或核生化事故中执行搜救任务。无人机集群侦察、智能空投系统覆盖高原与城市角落,而模块化消防车、核应急侦测装备则展现了“专灾专治”的精细化设计。展区内全球首发的航空救援设备与水域无人艇集群,更是将空天地一体化救援模式推向新高度。
在安全防护产品展区,科技正重新定义“生命屏障”。智能安全头盔内置气体传感器和骨传导警报系统,能实时监测有毒物质并提醒佩戴者;防化服集成生命体征监测功能,确保救援人员在高危环境中安全作业。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可重复使用的纳米银涂层口罩和便携式消毒设备成为焦点,而物联网监测装置则能动态反馈作业环境的危险参数。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个人防护的精准度,更通过人性化设计减轻了一线人员的负担,让“逆行者”多一份安心。
展会的另一大亮点是三大特色专区——“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与“应急机器人”,集中呈现低空经济与智能装备的融合应用。AC313A医疗直升机与翼龙-2H应急通信无人机联手,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救援网络;水下机器人可执行深海搜救与污染物追踪,智能无人艇集群则在太湖蓝藻治理中积累了实战经验。同步举办的专业论坛还将探讨AI决策系统、无人机集群调度等技术的实战路径,推动应急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长三角国际应急展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协同发展的枢纽。展会期间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应急管理标准白皮书》,将推动跨省救援补偿机制与执法清单互认;国际合作展区携手德国Intersec安防展,促进中外技术标准对接。通过供需对接会与科普体验活动,观众既能见证全球应急产业的最新成果,也能亲身体验灾害模拟场景,学习自救互救技能。这场盛会用科技与智慧作答:面对灾害,人类从未停止探索更安全、更韧性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外媒传“中企已预订约5万吨澳油菜籽”,加拿大省长急宣布:未来几周将访华
吹哨人捍卫底线!香港名医“天才”千金沦为全港笑柄后续来了,潘家“神操作”与机构“官官相护”变公关灾难
在国家电网上班算不算“牛”?内部员工透露真实待遇,网友:这哪是铁饭碗,是金饭碗!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